智慧工地行业发展方向 智慧工地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分析|每日速讯

2023-04-14 15:20:27来源:互联网

智慧工地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智慧工地是智慧地球理念在工程领域的行业具现,是一种崭新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智慧工地通过三维设计平台对工程项目进行精确设计和施工模拟,围绕施工过程管理,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并将此数据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与物联网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提供过程趋势预测及专家预案,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逐步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2-2027年中国智慧工地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深度研究报告》显示:


(相关资料图)

智慧工地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分析

智慧工地将更多人工智能、传感技术、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技术植入到建筑、机械、人员穿戴设施、场地进出关口等各类物体中,并且被普遍互联,形成“物联网”,再与“互联网”整合在一起,实现工程管理干系人与工程施工现场的整合。智慧工地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来改进工程各干系组织和岗位人员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增速的放缓,智慧城市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因而被多个国家和地区列入战略发展规划,多个智慧城市试点项目,作为智慧城市在工程领域延伸的智慧工地,将直接受益于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未来前景十分广阔。

建筑业总体上偏向于高消耗、低技术、高投入、低产出的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面对以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基建,观念转变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一系列挑战。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建筑业必须通过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等现代化技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要从根本上实现建筑业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目的,唯有构建新型生产方式,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智慧工地以互联网为基础,以移动通信、物联传感、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通过智能决策、信息共享、智能生产、安全监控、互联协同等科技手段改变了传统工地的人员管理困难,信息更新不及时,安全无保障、环境污染等问题。

智慧工地的出现是建筑业的质的飞跃。智慧工地的应用提高了建筑企业的科学分析和决策能力。除了提高施工效率,“智慧设备”的投用更提升了建筑工地的安全系数。

智慧工地行业产业规模

智慧建造作为数字信息技术与施工现场深度融合的产物,将促进传统建造方式升级,提高项目管理和生产效率,有利于推动我国建筑产业实现现代化。我国智慧工地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55.7亿元,同比增长13.07%。其中计价软件达到了62.2亿元,同比增长13.1%,管理软件规模达到了55.8亿元,同比增长12.5%。

2020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6.39万亿元,约占当年GDP的四分之一。2020年2月22日,工信部在召开的加快推进5G发展,做好信息通信业复工复产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通信行业积极探索推出5G+智慧工地等多种创新应用。2020年7月28日,国家十三部委联合发文指出,要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品质,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底行业市场规模达138.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4.6%。

智慧工地行业发展方向

快新型建筑工业化背景下,工业化4.0技术助力智慧工地建设。“大物移云”是将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结合,借助该技术,智慧工地可以实现智能化监控和管理。以某工地为例,通过智能硬件实时采集数据,实现工地业务数字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帮助管理者实现智能化管理。

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工地与新技术的结合度将更高,工程建设成本将逐步得到有效控制,施工管理的数字化水平将更高。未来,它将继续朝着深度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智慧工地行业报告对中国智慧工地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智慧工地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未来,智慧工地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2-2027年中国智慧工地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深度研究报告》。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